声音开关

语速

放大

缩小

鼠标样式

大字幕

重置

退出服务

2025年04月29日 | 星期二

2025年4月29日

搜索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自治区人民检察院 > 检察业务 > 队伍建设 > 正文
我与“枫桥”的故事丨刘雪梅:光荣始于平凡
2023-11-02    来源: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网站    作者:    【打印本页】    字体: [][ ][ ]
分享至:
分享到微信
2023-11-02

微信图片_20231104170527.jpg

  “性格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乐天感。”这是大多数人对刘雪梅的第一印象。问及当年报考法学专业的原因,刘雪梅的回答很出人意料,但似乎又与她自身的性格高度吻合:“我爱看律政佳人,她们都又帅又飒,我想有一天我也能变成那样。”15年前,刘雪梅怀揣着简单的浪漫梦想,从宁夏奔赴北京,单枪匹马远征他乡。

  毕业后的刘雪梅也和很多有冲劲的年轻人一样,想要留在北京。“三年村官就能获得北京户口!”这对于当时的刘雪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机会。在京任职的那些日子,她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人,感受了不一样的风景,也看到了宁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。那一年,“少年法庭”的概念在宁夏还遥远而模糊。“外面很美,我已经看过了,但家里可以更美,所以我要回家。”22岁的刘雪梅背上行囊返回宁夏,今天的她,已不再是只想成为“律政佳人”的小姑娘了。

  初到检察机关,控告申诉窗口成为了刘雪梅的第一个岗位,也是她待的时间最长的工作岗位。和所有新人一样,刘雪梅干劲满满,誓要为检察工作挥洒热血。可很快,她开始感觉力不从心。事情发生在因一念之差,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18岁少年身上。少年起初只是盗窃,因被发现下意识地做出激烈反抗行为,自此案件性质发生转变。刘雪梅说:“即使我们控制住了99%的风险,但剩下1%的风险,永远都会出现在未得到及时矫正规劝的青少年身上。”这件事让刘雪梅彻夜难眠。“我们办的不仅是案件,还有别人的人生。”刘雪梅陷入了对办案质效和如何引导案件当事人认罪伏法、重获新生的深深思考。

  “同理心”,是刘雪梅一遍又一遍挂在嘴上的词。在办理沈某某举报公检法机关对其诈骗一案枉法裁判案件时,刘雪梅敏锐地发现该起案件是经济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。为了进一步了解案件实情,刘雪梅调取了该案全部卷宗,发现该案已二审终审,案件久远且诸多证据线索交错复杂。在每一起案件中扎实践行“枫桥经验”,以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依法、公平的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,是新时代检察人员的责任和担当。使命在肩,步履坚定。凭着对法治的坚定信仰和践行“枫桥经验”的坚定信心,刘雪梅以再审检察建议推动该案启动再审程序,最终促成沈某某被改判无罪。

  “检察办案必须讲究一个‘细’字”。在办理吴某某等20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时,身在病中的刘雪梅主动请缨,全面审查了在案的300余册案卷,千余份证据,查阅了大量的法律法规、指导性案例,向侦查机关提出海量补充侦查意见,对每一起犯罪事实仔细研判。最终,吴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、没收个人全部财产,其他同案犯被判处三至二十年不等有期徒刑,有力打击了黑社会性质犯罪,维护了社会稳定,彰显了法治力量。

  2021年9月,刘雪梅被查出疑似恶性肿瘤。她一个人扛过了1次手术、8次化疗、15次放疗。家中2个孩子大的7岁多、小的才1岁多,都需要照顾。最后一次化疗结束,刘雪梅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单位,回到了办案一线。当同事们看到面容憔悴的刘雪梅时,从她的脸上感悟到的却是更多的豁达和乐观。英雄不一定站在光里,但坚守的地方迟早会发出光亮。如今,怀抱着卷宗急匆匆地穿过走廊,伏在办公桌前秉烛夜游查阅案卷,把更多年轻人需要做的具体检察业务主动干、抢着干,让青年同志腾出更多时间学习和照顾家庭,是刘雪梅的工作常态。同志们总是担心刘雪梅的身体吃不消,关切地问:“你累不累啊?”刘雪梅却笑着拍拍面前的案卷,愉悦地说:“工作让我快乐,我要和时间赛跑。”

  行走在光里的人,总会把更多的光热释放给路人。一个和光与时间赛跑的人,一定会带动更多的人奔赴光明、攀登巅峰。刘雪梅,在路上。

【作者】:
【来源】: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网站